首頁>雜誌出版>當期雜誌第127期>留日達人
留日情報雜誌
第 127 期2020年07月01日 發行
封面 封底

訂購雜誌

線上試閱

1994年● 每季發行
中華郵政北臺字第625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留日學習構築出自我人格 並領悟各項人生道理留日達人

  • 陳永峰
  • 學歷: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 法學博士
       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 法學碩士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學士
  • 現任: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 主任兼執行長
       中經院IRCT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 主任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 理事
       台灣超現代公民行動聯盟 常務理事
       News98九八新聞台、中廣新聞網節目 主持人
  • 經歷:東海大學日文系 助理教授、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
       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台中科技大學日本市場暨商務策略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暨公共政策大學院
       Center of Excellence 專任研究員

 

 留日14個年頭,陳永峰的青春歲月可說皆在日本度過,在日的各項經歷與磨練亦構築、完整了他的人格,即便回國後依然每天跟日本保持緊密連結、關注日本時事動態。正如同他自己所說「這是我的生活,不會退休,到死為止都跟日本連在一起!」

 

 1992年,台灣正在進行新的民主化與政治改革,日本社會也處於變動當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陳永峰考取了教育部公費留學的獎學金,成為當時社會科學的唯一留學代表,並在隔年四月出發前往日本。

因為需要 語言能力即隨之而生

 在赴日之前陳永峰雖然學過日文,但語言這件事情很有趣,在台灣學再多都不夠,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會跟不會之間的界線亦非常薄弱,往往是突然就會了。陳永峰表示:「『需要』是學習語言的最大動機。為了要讀資料、寫論文、以及田野調查,即使不會也自動就會了。尤其是田野調查,每個人的腔調不一樣,雖然講日語都會通,但各地方言仍然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我的個人經驗是如此,因為有需求,語言能力自然隨之生成。」

留日期間所構築出的人格 不論好壞都是重要歷程

 而問及在研究上的收穫,以及研究所期間與師長、同學間的情誼,陳永峰則坦言自己不愛交朋友,「我的基本方針是不交朋友,到現在還是一樣。既然不交朋友,不利用人際網絡的情況下就得讓自己變強不可!」陳永峰直言在進入師門後他學習到非常多,整個知識系統,以及對於學問的堅持可說是完全在京都所建構出來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什麼可以寫、什麼不能寫」,這些能與不能之間的界線確實就是訓練,也是赴日留學的價值所在。「在日本留學的諸多體驗構築出我的人格,雖然連我自己也不知道這是好或壞,但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歸國至今仍每天關注日本 是工作 天職 更已是生活的一部分

 回到台灣的陳永峰依然每天關注著日本的一切動態,日本之於他來說既是工作,也是天職,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在說日本,也因此非關注不可。但其實日本精神已然潛移默化在陳永峰的日常習慣之中,「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講『東海大學陳永峰』,在任何地方的第一句都是如此,這就是屬於日本式的自我介紹。當下的我其實是沒有意識的,反而是別人意會到我的自我介紹不太一樣。」先有組織,才有自己,這與日本職場的終身雇用制事實上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人是單一所屬,僅屬於某個團體與組織之中,因而取得安全感。

一連串的偶然來到今日 也造就大家所看到的陳永峰

 從1993年赴日,陳永峰一路在日本攻讀研究所、博士學位到大學的研究人員,直至2007年才回到東海大學擔任教職,共歷經14年的時間。在日時間並不短,探究為什麼沒想過繼續留在日本?陳永峰淡淡的說「個人的自我發展說不定要在台灣才有辦法完成,不管是哪方面的研究都一樣,但這也都是在一連串的偶然下所形成,如果重來也許今天就不是如此。」他表示若非得要說是什麼原因造就今日種種,其實都僅是偶然,也無法判斷自己能主宰的程度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一路走來的結果是滿意的,至少沒有後悔,今天大家所看到的就是陳永峰,是好或壞也已經是另外一回事,時光亦無法倒回。

武漢肺炎讓留學意義產生轉變 但有意赴日者仍需做足準備

 陳永峰指出,到去年為止,日本確實非常需要包括外國人在內的人力,最重要的原因即是老年化,能夠工作的人正在減少當中,加上今年原訂舉辦奧林匹克,在機場、觀光及旅行業皆相當欠缺人手,沒人預料到疫情的突然來襲。他認為現在只能期待疫情盡快平穩,讓日本人與外國人的交流回到原樣,或以另一種形式交流並維持,因此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他表示「日本相對上仍然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國家,至少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比起台灣還高!」(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留日情報雜誌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