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在校生一起檢視赴日攻讀碩博士全攻略 第一次申請大學院就上手封面特集
報考日本大學院前的不可不知
整體來看,在大學院就讀的留學生人數略少於學部(大學)、專修學校(專門課程)和日本語教育機關,不過並非所有以大學院為目標的留學生,一到日本即報名考試。先在日本語學校打好語言能力基礎、了解大學院入學資訊及應考方式,日後再前往大學院就讀的留學生大有人在。
淺談大學院的優勢及特色
相較於台灣教育體制偏向職訓實用,日本從大學到大學院,仍堅持作為學術教育機構的定位;因此台灣的大學生或碩士生赴日升學,很容易感受到日本大學院重視理論的學習氛圍。.5%。
而日本高等教育能取得高評價、吸引留學生入學,與日本學界極力與西方學術界接軌、邁向國際化、培育國際性研究人才的政策不無關係;日本鼓勵重點大學增設全英語授課的學科,建立國際性教育研究據點,並推行交換學生、學分互相承認、雙學位等大學的跨國共同合作,促進短期留學、暑期海外進修等交流。在提升教育品質的同時,也拉拔大學的國際化魅力。
考試日程與入學資格
欲進入日本的大學院就讀,入學管道粗略分為3種;直接從台灣報考大學院、在日本讀語言學校報考大學院,以及在日本讀大學再報考大學院。
一般來說大學院考試的時期分為秋、春兩期;秋季考試大約從8月下旬到10月陸續舉辦,而春季考試在入學當年的1月到3月間舉行,不論是參加秋季或春季考試,目標都是將在同一年的4月入學。但要注意的是,較為熱門的研究所,通常只會安排秋季或春季一次考試,其他部分的研究科,有時會設置兩回招生行程,但如果在秋季就滿額,有可能會連帶取消春季的考試,或調整招生的名額,因此考生要特別注意自己目標學校的公告,避免規劃受到影響。
於此,建議考生可以篩選出3至5所目標校,盡量將考試分散在不同的月份,以免同時間準備多所學校而無法兼顧;也可以考慮依照志願的優先程度來報考,等秋季考試結果放榜時再來考量是否需要報考春季的梯次,不僅省了準備的心力也能夠節省花費的金錢。
讓英文能力為你加分
如同英文在我國的重要性,到了日本的大學院也不例外。特別是多益及托福考試得到高分更有利於入學考試,其中尤以理學研究院為最,不管是研究或是論文都必須學習英文;因此對以大學院為目標的留學生來說,除了基本的日文能力之外,也不能忽視很大可能成為入學關鍵的英文能力。
聯繫目標科系教授取得「內諾」
赴日就讀大學院有一條特殊規矩,那就是在向學校提出申請之前,學生須取得指導教授的同意承諾,在日本稱為「內諾」。
近年來,日本的教育方針越趨自由開放,且為了能夠廣收國際學生,在入學前取得指導教授內諾的成規已有越來越多大學院不硬性規定與要求,考生在此時即須留意招生簡章上的說明。在這邊必須注意的是,即使是由校方推薦教授,但後續的聯絡溝通還是要靠自己。
總之,盡可能蒐集學校資料細節,先行了解各校的作風及教授的規矩。除了透過拜訪,親身蒐集學校現場的情報、與教授就研究領域進行討論之外,了解如研究室的研究與互動風氣、軟硬體設備等,助自己進一步確認申請與否,再採取行動也不遲。
透過研究企畫書展現熱誠
研究計劃書的內容,就是撰文者想從事的研究主題。其中必須清楚提及藉由研究「想知道什麼」以及「想藉由此研究得到什麼樣的應用與發揮」的企圖,讓教授、校方能藉此了解考生對該專業領域的認知與熱忱。
撰寫研究計畫書既是不可避免的環節,也是最直接能讓教授了解你的想法與做法為何。雖然繳交的時間點是在報名時,但在尋找教授時為了幫助了解研究目的,需要先行讓教授看過,也因此在撰寫上的時間需要多加留意。可以的話,盡可能從有升學想法時即開始蒐集相關資料,並且著手撰寫,實際撰寫時間因人而異,但從事前作業、撰寫、修改到完成可能還是得耗時1至2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除了要在與教授聯繫前將這份研究計畫書撰寫完畢,預留足夠的時間讓自己有反覆檢視的餘裕也是不可或忘的。
不放過任何可利用的助學資源
獎學金制度讓留學生活更添助益
日本的高物價讓嚮往留日的學生不得不正視經濟上的考量,費用問題也成為是否能夠順利成行的關鍵之一;值得慶幸的是不管在台灣或日本,政府、民間團體以及國際交流團體皆提供了許多獎學金機會,讓有意赴日留學的同學能夠依照本身的條件申請,得以稍稍減緩費用上的負擔。
日本語學校的「大學院升學輔導課程」
關於日本語學校開設的輔導課程,雖然無法在學生的專業上給予直接意見,但可以在方法論上加以引導。同時,日本語學校也會邀請成功入學的前輩回校分享經驗,此時就可以透過學校先認識目標學校的學長姊,主動詢問與聆聽各項建議,對於有意願進入大學院的各位考生來說,是最直接的助力。(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留日情報雜誌1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