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發掘內在興趣與潛能積極體驗人生
三十年留學與職場經驗投身全人智慧教育留日達人
- 施文雄
- 學歷:中原大學土木及水利系 學士
九州大學大學院 工學研究科
土木工學專攻(鐵路系統工程) 修士
九州大學大學院 工學研究科
土木工學專攻(鐵路系統工程) 博士 - 現任: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規劃組組長
6年的留日生活,宛如在施文雄身上留下重重的墨彩,從生活習慣到思維模式,無一不是。他也讓自己扮演好台日之間的橋樑,將在日本所學的鐵路系統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術與工作態度,點點滴滴地帶入工作崗位。不論是高鐵或者是現任的台鐵,他都期許自己能夠為台灣鐵路系統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心力。
大學時接觸鐵路工程 成為赴日留學的契機
問到為何選擇赴日留學,施文雄很直接地表示,「我必須要說,如果要選擇留學,目標一定只有日本。」
若是去回溯施文雄的成長過程,幾乎每個階段都有日本的影子。還沒上小學前,當時台東老家的電視就意外收到了日本電視節目的訊號,讓他接觸到了不同的語言、也因此意外的機會聽到父母講述過往日本時代的事情,開啟了他對日本的認識;隨著年齡增長,身邊圍繞著很多來自日本的東西,不管是月曆還是各種商品,讓他對日本留下了很正面的印象。從懵懂的認識轉變為理解,是在高中時期為了加強英文加入了「國際筆友俱樂部」選了日本筆友之後的事情,「通信時是用英文,不過因為多多少少知道有共通的漢字,所以就會問對方的名字寫成漢字是怎樣,我的名字寫成漢字是怎樣之類的問題。也從這裡開始,在通信時就多多少少會挾雜一些漢字。
當時,我同時與數個日本的筆友通信。所以也對日本的印象越來越深刻。」到了高三,接觸到了日本流行音樂與文化,「光華商場誕生了,如松田聖子、中森明菜等偶像歌星的歌曲也開始出現在台灣的街頭上。我買錄音帶回來聽,覺得不錯,順便也買了日本的雜誌,因此就對日文多少有了些接觸。但這時還沒有開始學習,最多停留在會問候こんにちは、說謝謝,或者在書信的最後寫個さよなら之類的簡單日文而已。但由於常聽日語歌曲,漸漸地就熟悉了日語的旋律。」
促成施文雄立下留日夢想的,是在大學課程中學到了鐵路工程,「我對這個特別有興趣,尤其當時日本鐵道的發展,以普及度來說,在這個世界上,應該算是屬一屬二的。所以我在大二升大三的那一年,決定未來要到日本留學。」
不能只是專注學業 更要讓自己學文化
然而經常與日本人接觸之後,他察覺到自以為的對答如流,其實是中文式思考的日語,「我注意到『講出來可以通』跟『像日本人一樣的講話』兩者之間還有一段距離。日本人聽得懂我想講的日語,但一般日本人的表達方式根本就不是這樣。所以日本人一聽我講話,就知道我是外國人。於是『日本人就會想,我是不是要稍微講得簡單一些,讓你可以了解?』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是一種衝擊—為什麼需要讓你用簡單一點的日語來跟我講話?為什麼你不能直接講就好?尤其是,我原來認為自己的日語都沒問題了,結果發覺自己還是被當成是外國人。如果我一直是外國人,就沒辦法真正融入日本社會。我想,不能因為自己是外國人,就以為自己有特權,理所當然讓自己聽不懂,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不用像日本人一樣。始終讓自己獨樹一格,口音、表達與思考方式也都不一樣,這對日本人來說也許會有好奇或帶來一些衝擊,但他們終究還是不習慣,不會那麼容易就認同你。」
施文雄的想法是,若想融入日本社會,就是要讓自己以日本人的方式去生活。於是從擺脫中文式思考的日語開始,做了許多努力。他首先讓自己沒有接觸中文的機會,平日多跟日本人在一起,「這樣的好處是,有些新接觸到的名詞,我都直接聽日本人以日語表示。再者有很多狀況,其實沒有時間去想『這個的中文是什麼』,慢慢就會發現,從原來的中文思考變成用日語直接想、直接講。」他也不像其他長時間待在研究室的碩博士生一樣,總是會找機會走出研究室,譬如學著下圍棋、學著鑑賞能劇與相撲、跟日本人一樣穿丁字褲抬神轎參與祭典活動、與日本人一起研讀並討論聖經、常常跟日本人的同學去參加聯誼或向女孩子搭訕(ナンパ),「到後來,由於常常接觸也聽到朋友講博多方言,我也試著開始講。雖然剛學的時候會被笑,但漸漸習慣之後,我能夠感覺到大家的隔閡就小了。」
善用留學經驗 扮演台日文化溝通的橋樑
其實施文雄最希望引進的是他在日本攻讀鐵路系統工程專業時所學到的精神:自動、自律、自立。為什麼日本的鐵路業界很準時又安全?就是貫徹了這一套精神。讓人先學會遵守SOP,是自動;在沒有任何監督的狀況下完全依照SOP,是自律;在有足夠經驗的情況下能夠判斷情勢找到應變之道,是自立。此精神的外在表現就是日本人重視過程。
相對於此,台灣人的特色則是擁有靈活的變通性,會因時因地制宜,嘗試去擷取各家之長。面對同樣鐵路工程的討論時,就會看到兩個民族性的磨合過程,「以台灣高鐵為例,台灣與日本都有各自的考量,無所謂對錯,只是台日之間互相不能理解該考量背後的成因,於是我在中間把不同的民族性、不同的思維模式所造成的差異,各自說明給台灣人與日本人了解,協助台日之間的溝通。」(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留日情報雜誌1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