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語人材就業攻略熱門主題
其一‧想進入日企先加強職業意識
日本企業推展本土化經營遭遇的問題,更直接了當顯示台灣人才缺陷的一面。統計結果呈現的(表3),前6 名全部都是人力資源上的難處。第2 位「人才的培育沒有進展」投票率與中國相差無幾。第3 位「幹部候選人才錄用困難」也就是上述中高階人才不足的問題。第4位「語言能力不足」,評價與港澳、韓國拉開差距。企劃、行銷能力終於評價稍稍超越韓國,但又被中國趕上,而比不上港澳。
最令人矚目的,是第1 位「人才的能力、意識」不滿度超過50%。尤其「意識」這個概念很含糊,如果追問日方徵才者,可能會舉出「台灣人容易跳槽離職」、「過了上班時間,還在做吃早餐、換衣服等準備動作」等問題。台北市日本工商會的山本幸男總幹事也表示:「和日本人做溝通,不只是會講日語,還需要能夠正確理解對方所想表達的事情,也就是能理解一般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行動模式、生活常識、日本文化等。」簡單的說,這裡的「意識」也就是指對日本文化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對日本特有的企業、職場文化的認知。
雖然台灣的投資環境仍有優勢,日本企業亦繼續擴大在台發展;但台灣人表現不出優於他國人才的能力與性格,長久下來終究無法提升於日系企業的評價。不可諱言許多人勤學日語,就是希望有能力進日本企業發揮所長。然而日語人才求職的主要有兩個迷思,一是除了想要一份「可以活用日語能力」的職務之外,對於工作內容沒有任何的概念,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二是自我設限,把職務鎖定在秘書、翻譯等行政或助理職上,並自覺這就是日語人才最好的╱唯一的出路。因此了解在台日企的產業內容與徵才需求,對於想進入日本企業工作的日語人才而言是很重要的先決重點。
其二‧再藉BJT測驗商務日語實力
商務日語能力考試(Business JapaneseProficiency Test)是為因應支援日本企業的國際化,與配合非日本人的商務人員的學習,在東亞、北美的43 個都市於1996年開始實施。原本是由隸屬於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所研發設計與主辦。雖然由於日本政府的政策改變,自2009年開放由民間的公益財團法人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接手主辦。試驗由於淵源,具有相當的日本官方色彩。目前仍作為日本入國管理局審核留學、就業(高度人才簽證)在留資格的依據。與日本語能力試驗(JLPT)是唯二可同時做為留學、就業赴日簽證參考基準的日語檢定考試,具有不容質疑的公信力。
BJT於實施多年後,於2013年再度擴大辦理,增加多處海內外考場,當中包括台灣的台北市(14 年起再增加台中考場)。自此台灣的日語人才,也可以利用這項專門於商務實踐溝通的檢定測驗。
BJT特點❶
以測定商務工作現場所要求的實踐性日語溝通能力為目的: 在職場上,必須具備能對專業知識以簡明易懂方式來說明、確認並釋疑等等的溝通能力;並且除了會話之外,對於電子郵件、文書、圖表等書面、影像資料所呈現的資訊,也必須能用日語加以正確理解和運用,並藉以應對工作中所面臨的各種課題。因此BJT 並不是考評深度的商學知識,而是綜合測評在商務職場上,能否以適當的日語與職場常識來進行溝通、以日語發揮自己的商務知識與戰略、並且能調整配合日本獨有的商務文化。所以也並非測驗字彙量、文章寫作等各別語言能力,而是評測「實踐性的日語溝通能力」。
BJT特點❷
採用成績制,客觀地評估應試者的能力: BJT採用成績制,用0∼800分的評分公佈考試成績,沒有報考級數及是否及格的問題。計算方式是根據IRT(項目応答理論)對考試結果進行統計處理,推算每道試題的難易度以及考生的能力值,並運用換算公式計算得分。因此不僅是同一屆的應試者之間,即便是不同屆的應試者之間,也可用同一標準比較考試成績。